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自20世紀70年代次建立膠原誘導性關節炎動物模型以來,已有研究證實,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血清及滑液中存在抗膠原抗體,且這種對膠原組織的自身免疫反應,可以解釋類風濕關節炎所具有的系統性和慢性持續性發展的特點。
(1)復制方法 將Ⅱ型膠原(是一種與免疫系統隔絕的蛋白質,大量存在于關節軟骨中)溶于0.1mol/L的醋酸中,在4℃下攪拌充分溶解,濃度為2g/L,置4℃冰箱過夜,再將滅活卡介苗(BCG)置于液體石蠟中,配成2g/L的弗氏佐劑,將二者等體積混合、乳化,制成Ⅱ型膠原乳劑。將該乳劑于小鼠的尾根部皮內注射0.1ml致炎,第21日腹腔注射乳劑0.1ml作為激發注射。
(2)模型特點 次免疫注射后,可在皮內注射部位形成多處小潰瘍,此為局部炎癥刺激反應,一般1周左右可自行結痂愈合;關節炎體征:致炎后24d,小鼠出現關節腫脹,先兩個后足,然后蔓延到前足和尾部,并日漸加重,36d達高峰;用足爪儀測足爪變化,再致炎28d,足爪明顯大于正常對照組。在發病過程中,動物的毛色失去光澤,輕微脫毛,體重減輕,伴有耳及尾部的炎癥病灶。肉眼可見單個或多個關節紅、腫,動物行動不便;光鏡下,早期滑膜組織有中性粒細胞、單核細胞、淋巴細胞浸潤,繼之滑膜細胞增生、排列紊亂,纖維素滲出,膠原纖維沉著,纖維素樣壞死,即滑膜炎表現;電鏡下,滑膜細胞線粒體減少,溶酶體增多,細胞間隙增大;關節腔內滲出液細菌培養陰性,提示CIA為非感染性炎癥。
CIA的骨質破壞與破骨細胞的異常表達關系密切,利用組織形態測定CIA小鼠近端脛骨及腰椎骨的骨質丟失,發現早期有大量破骨細胞和暫時性骨質構建,致炎后4周,在近端脛骨接近關節炎癥部位,破骨細胞及骨小梁的數量比對照組增加4倍,腰椎部位未顯示關節炎癥狀,破骨細胞募集較晚,隨著時間的推進,在近端脛骨和腰椎有骨的吸收。
(3)比較醫學 CIA作為RA的動物實驗模型,表現為多發性外周關節炎,關節局部紅腫,嚴重致關節畸形。病理變化為增生性滑膜炎,關節軟骨破壞、骨侵蝕,關節腔內有炎性細胞浸潤。體內可檢出針對自身Ⅱ型膠原的高滴度的 IgG抗體。這些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指標與人RA密切相關,是篩選和研究治療RA藥物的較理想模型。
不同品系的小鼠存在對CIA的遺傳易感性,B10RⅢ系與RⅢs/J系小鼠第17號染色體上有共同的主要組織相溶性復合體,對CIA很有意義。另外,也發現控制CIA的主要位點(Mcial;Lod 4.12),位于3號染色體,與控制實驗性變應性腦脊髓炎(EAE)的主要位點在同一區域;在13號染色體上也鑒定出一個控制CIA的位點,說明在MHC區以外存在有控制CIA的新位點,也說明CIA受多基因控制。BB大鼠對CIA有易感性,在其MHC等位基因上存在易感基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