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(1)復制方法 4周齡的雌性大鼠,散瞳后裂隙燈檢查,排除角膜病、葡萄膜疾病、晶狀體及玻璃體疾病。按3ml/kg體重的劑量經腹腔注射10%水合氯醛溶液致全身麻醉,動物規定于操作臺后,用20g小球從20cm高度落下打擊大鼠的左眼,每周1次,每次100下,進行數周。
(2)模型特點 第1次打擊3d后,大鼠實驗眼可見晶狀體前囊出現散在點狀及片狀混濁,中央瞳孔區環狀混濁。第6日時晶狀體前囊散在片狀混濁已消失,而晶狀體前囊近中央瞳孔區環狀及樹枝狀混濁則無明顯改變。反復打擊(第2~5次),晶狀體前囊反復出現散在點狀、片狀混濁,而晶狀體前囊近中央瞳孔區環狀及樹枝狀混濁在第3次打擊后開始逐漸局限固定。晶狀體前囊膜制成電鏡標本用透射電鏡觀察,可見典型凋亡細胞,與相鄰細胞結合疏松,細胞間距增大,胞體縮?。患毎撕四て茡p,染色質凝聚在核膜周圍,胞質濃縮并含有大量空泡??张菀徊糠譃樽冃缘木€粒體,另一部分為液化空泡;線粒體數量較正常減少約40%以上。
(3)比較醫學 晶狀體上皮細胞是晶狀體內代謝活躍部分,為晶狀體的生長、分化和損傷等提供基礎物質及代謝能量。晶狀體依賴上皮細胞層來維持代謝平衡及整個晶狀體的透明度。如果發生條件改變或者受到諸如氧化刺激、輻射損傷、外傷等因素影響,晶狀體上皮細胞生存能力受到威脅,可能導致晶狀體的混濁并誘發白內障。本方法復制的白內障模型,經對模型大鼠眼睛進行多次、持續打擊并連續觀察5周,發現模型動物晶狀體也發生了類似人鈍挫傷性白內障的臨床表現,即晶狀體出現環狀混濁、放射狀混濁、片狀混濁及點狀混濁。本模型適用于臨床上人鈍挫傷性白內障發病機制方面的研究。